小孩之间相互攀比,越来越突出。有一个小孩,自己收到二千多元的红包,但自己周围的同学有收入上万的,有六七千的,没有一个人比他少。同学们之间也相互戏谑,说他们家这不好,那不是。搞得这个小孩子灰头土脸,一段时间不愿去上学。
有家长说要打回来,有家长说要告老师。其实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要先和孩子一起,搞清楚事情的真实情况,分析事情的根本原因,再来对症下药协助孩子解决,否则也是治标难治本。
5、当孩子说不想考学了,当妈妈说可以不考学了,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?不学音乐,学美术,不上学怎么办?她的感受和想法?女儿专业跨度的变化,孩子有什么感受?妈妈能否感受到孩子的感受?从孩子的学习到妈妈的学习,初衷是什么,这两件事有什么关联,有什么思考?
笔者所在城市的中小学名校,不乏经典案例,有的就是自己朋友或者亲属的孩子。比如有的从小到大,没让大人操过心,成绩非常优秀,人缘也不错,妥妥的“清北苗子”。但有时一次考试失利就焦虑、自责、抑郁,再也不愿去上学了;有时不管谁催、讲道理,孩子就一句“我累了”;有的慢慢开始沉迷游戏,你骂他,他哭着说找不到学习的意义……不少孩子都有过类似的心理“学习没意思,只是为了讨好父母。”
搜索标签:
添加微信号
关注公众号
网站关键词:辽宁戒网瘾学校,辽宁叛逆孩子学校,辽宁特训学校,辽宁问题青少年学校,辽宁问题少年学校,辽宁管教学校,辽宁青少年管教学校,辽宁全封闭式管理学校,辽宁军事化管理学校,辽宁厌学矫正教育学校,辽宁早恋矫正教育学校
Copyright © 2012-2022 辽宁正苗启德管教学校 版权所有
网站地图 SITEMAP.XML
网站地图 SITEMAP.HTML
TAG标签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19029853号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