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问她发生什么事了?
她说,体育课上跑步,鞋带突然开了,就出队去系鞋带,也没影响别人,他就骂我,怪我不先跟他打招呼,他离我那么远,我打招呼他听得到吗?关键他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,他老师要脸,我们学生就不要自尊吗?所以我就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给骂回去了。
我一听觉得事情有点严重,就问她怎么骂老师的?
女儿想了想说,也不能叫骂,我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吼他,大概意思是:“鞋带开了你不让我系,摔死了你给我妈赔个女儿吗?”
我觉得吧,女儿说的话虽然有点噎人,但不是不在理。
但怼老师,确实也让老师下不来台,就想着让她给老师个台阶,从态度和语气上向老师道个歉,毕竟,还要上人家的课。
女儿说,我不道歉,我没有错,他枉为人师,竟然喜欢班里的漂亮女生,喜欢女生也就算了,关键是喜欢的这个女生还是我。
听到这,我意识到事态严重。
但还是反问:你是不是想多了?老师可能心里并没有这么想。
我觉得,女儿的判断是对的,便又紧张另一件事情:“老师有没有借训练之余,碰过你们班女生,包括你?”
女儿犹豫了下,回复了句:“我不记得了。”
不知道为什么,我从女儿的表情中预感到,老师肯定有过。
然后女儿说,我和老师吵完架后,她就马上把另一个长得挺漂亮的女生调到前面,脸笑的给花一样的喊人家名字,也不瞅瞅自己长那个狗熊样,真替那女生惋惜。
我相信女儿有判断是非的能力,但听着这些,仍不免担忧地对她说;“现在你们才小学,基本上都是女老师,但随着你上初中、高中、,男老师会越来越多,有些老师确实很有才华,会令学生着迷,但那些才华,可能只是年龄差的原因,你们要有自己的判断,不能盲目崇拜;同样,你们也会遇到心有不轨的男老师,这个时候如果自己无法解决问题,一定要求助于父母,最坏的结果也无非就是转学,这没什么大不了,千万不能因为隐忍让坏人得寸进尺,毁了自己一生,体育老师的事你不管了,妈妈知道该怎么解决。
但通过班主任的协调,女儿又换了个体育老师,是个很负责很尽职的女汉子,明显感觉到,女儿上休育课的热情又高了。
后来,那个体育老师也调走了。
1
有一些妈妈来咨询,孩子一岁多了,突然就不听大人话了,东西不给,就一直哭闹;叫他做什么,都喜欢反着来;没有按孩子的要求做,就乱扔东西……孩子这么“叛逆”该怎么办呢?
对这些情况,我常常说“恭喜”,因为孩子的自我认知有了一个新的提升。没有孩子之前,我也以为是孩子“叛逆”了,但是当自己的孩子到达这个阶段,仔细观察后发现,孩子只是对周围环境有了自己的理解。
她想要的东西,都是新奇的没见过的。她的世界被打开了,有无尽的探索欲望。这个阶段,如果不是太过危险的物品,我都会让孩子看一下,或者陪伴她去触摸一下,让她体验“这是什么?”。很多时候,孩子也确实只是看一下,就对这个“新”物品就失去了兴趣。但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孩子越想要,他们越不给,孩子就越哭闹,慢慢地就演变成了家长说的“叛逆”。
一岁之后,孩子有了“我”的意识,喜欢自己做主,对周边环境有很大的好奇,但如果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,这个阶段孩子还不懂得如何表达,于是往往用“暴力”、“扔东西”等行为来表示抗议。这些行为也容易父母让妥协,孩子就认为这些行为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,频率就会越来越多。
那是不是什么都要让孩子尝试?当然不是,一些危险品,是不能满足的,还有一些是别人的物品,这个要教导孩子征询对方的意见,要培养礼貌。
孩子的每个反常行为背后,都有一定的原因。没有无缘无故“叛逆”的孩子,只有不懂孩子的家长。
对于孩子的问题,父母可以多换位一下思考,按孩子的思维逻辑去尝试理解孩子的行为,并针对性进行引导。
2
青春期的孩子,也是如此。这个阶段,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发育到一定阶段,“叛逆”来得更为强烈。
最近参加了一场朋友的婚礼,坐在餐桌上,几个大人就聊起了青春期孩子的“叛逆”。
昊昊妈最近很头疼 14 岁儿子的叛逆问题:孩子已经连着三个星期不去上学了,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来了好几拨亲人去劝了,不管用。昊昊爸气得还打了孩子好几顿。
众人都说,孩子的问题,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就造成的,中间是不是出现过什么问题?昊昊妈说孩子现在都不肯跟父母说话,一看到他们两口子转身就走。
不过在慢慢交谈过程中,众人发现,问题最大的还是出在父母身上。
刚转学到新学校,昊昊一直说新班级太吵了。但是昊昊父母都认为是孩子为了逃避上学而说的谎话,斥责孩子别人都能上课,怎么就他不行?
昊昊说过这么一次,就没再开口。再之后就是老师来告状,觉得昊昊不合群,不适合在班级里上课。昊昊爸爸一听就急了,就吼儿子说,不要再去上学了。
原本对课堂还很向往的昊昊,这下子就彻底就不想上学了。这么一关,就关了三个星期,任谁劝都无济于事。
昊昊妈,说孩子爸属于比较急的人,从孩子小开始就打骂,以致于孩子越来越安静。
后面孩子多次要求,想要一个安静的环境,父母都没有满足。
我们说,这大概就是孩子爱安静的原因。
孩子不上学的问题,激怒了很多人,这其中就有孩子的爷爷、姑姑们。虽然都是来劝的,但是经常把孩子骂哭了,甚至爷爷还骂昊昊是个“小畜生”。孩子一听到这个话,扎心得眼泪就下来了。
“这都是跟你们学的!”昊昊回应到。
爷爷管教爸爸也是这么严格,现在轮到爸爸管教昊昊,也是一样棍棒教育。
打骂,不理解孩子,对孩子恶语相对,昊昊的叛逆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累积的。
3
小逸妈妈说,昊昊这孩子其实很聪明,只是你们大人的教育出了问题。
小逸只比昊昊大一岁,去年也一样“叛逆”。因为父母的失误,孩子被迫从外地返回老家中考。离中考也才一个月,孩子无法适应,经常不去上学,也说头疼,还去看心理医生。问他什么情况,他都不肯说。小逸妈妈很着急。
但是小逸父母并没有苛责孩子,而是积极跟老师沟通,连在外地学校原来班级的老师也来关心孩子的情况。
好在孩子还愿意和姑姑交流,通过两边传话,孩子的心情被理解了。虽然还是不愿意和父母说话,但小逸妈妈还是耐心地和孩子说明自己的感想。孩子当下没有什么表示,但其实都听进去了。中考结束了,小逸的“叛逆”也结束了。
小逸妈妈从小对小逸都是尊重教育,一是认为打骂没有用,而是小逸一直都很乖巧也没有必要。
孩子的作业,都是孩子独立完成,父母就是为他开辟一个安静的环境。弟弟有时候吵闹,他们就把他带走。
孩子上初二时,有了“女朋友”。小逸妈妈就假装不知情。后来孩子自己坦白,她也没有太多说教,只是提醒学业不能落下,而且不能有逾越的行为。小逸反笑妈妈,都想到哪里去了。
被温和对待的小逸,回以父母温柔。被谩骂对待的昊昊,回以父母激烈的反抗。
孩子就是父母教育的一面镜子。当你觉得孩子“叛逆”时,请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。
4
之前很喜欢印度电影《地球上的星星》。虽然男主伊厦在父母的眼里是“问题儿童”,但是他的问题和才华,有幸被温和的老师尼克看见。耐心地帮他矫正,帮助他回归正常的生活,挖掘他的才能,让伊厦找到自己。
里面有句话很触动人:每个孩子都是明亮的星星。
每个孩子的“叛逆”,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开始的,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,就有自己的生活,自己的想法。作为父母,要多留心观察,而不是一味苛责、打骂。
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,他们往往有了自己的主意,也有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事情,父母如果太过严苛,孩子反抗得越厉害,甚至会走上极端。
父母的职责,不是要孩子听话,而是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。
纪伯伦的《致孩子》里说:
你的孩子,其实不是你的孩子。
给他们你的爱,而不是你的思想,
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。
你可以努力将自己变得像他们,
却不要设法把他们变得像你。
因为生命不会后退,也不会停留在昨天。
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会遇到很多问题,也许是人际关系,也许是课业成绩……父母要做的不是指责、谩骂,而是要成为孩子的“战友”,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。
孩子的叛逆期,正是心理肌肉的养成期。叛逆期过去了,会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,也能更好地巩固家庭关系。
搜索标签:
添加微信号
关注公众号
网站关键词:辽宁戒网瘾学校,辽宁叛逆孩子学校,辽宁特训学校,辽宁问题青少年学校,辽宁问题少年学校,辽宁管教学校,辽宁青少年管教学校,辽宁全封闭式管理学校,辽宁军事化管理学校,辽宁厌学矫正教育学校,辽宁早恋矫正教育学校
Copyright © 2012-2022 辽宁正苗启德管教学校 版权所有
网站地图 SITEMAP.XML
网站地图 SITEMAP.HTML
TAG标签
网站lCP备案号: 鄂ICP备19029853号-12